第二章 了解你的工具

2.1 相機的基礎應用

熟悉攝影相關的概念後,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透過相機,來呈現我們想記錄或表達的畫面。論語裡曾提過: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」同樣的在攝影之前,應該要先熟悉攝影所需使用的工具。
在這一章裡,將會介紹消費級相機與一般的單眼相機,在攝影過程中較常使用到的功能,藉由對這些功能的理解與應用,可以讓攝影者在拍攝的過程中更為得心應手。對我而言,相機是進行攝影的一種工具,雖說器材的等級的確有所差別,但是攝影的技巧跟觀念,所帶來的影響更大。因此了解工具的特性,才能進而應用我們所知的理論與概念。

不同廠牌與不同種類的相機,都有各自的特點。但多數的相機在其功能的操作與選項,都有一些共通的特性。因此我將相機的基礎應用約略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為:「拍攝模式的選擇」、「拍攝的基本注意事項」,以及「相機設定」這三個區塊。而這幾個區塊,在多數的相機上都通用,在入手了一台新相機後,不妨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熟悉該相機的功能。


2.2 拍攝模式的選擇

2.2.1 內建情境模式

現今的相機,不論是消費級的數位相機,亦或是進階的單眼相機,大多都內建了情境模式的功能選項。不過高階的單眼相機,往往不具有情境模式的功能。這主要跟高階單眼相機,使用族群的需求有關。

▲ Leica M9是全片幅RF連動測距相機,其提供的操作功能非常簡單,只有簡易的手動模式,快門優先跟光圈優先這三種選項。儘管如此,它仍能滿足進階者與初學者的操作需求。

▲ 2012年Nikon發表了新的旗艦機D4,對於高階的單眼相機而言,反而不提供情境功能,甚至連機頂閃燈都沒有內建。


情境模式

常見的幾種情境的拍攝模式,包含了:全自動模式、人物模式、風景模式、微距模式、夜景模式、運動模式、夜間人像模式……等。各廠牌對於情境拍攝的模式,其名稱的定義或者不太相同,但大多不脫離上述的幾種模式。
在一開始初學者若是對於光圈、快門、與ISO相互之間的搭配還不清楚,我會建議先用情境模式的功能來拍攝,然後將練習的重點擺在構圖上。當然在這個階段,使用情境模式來拍攝時,可以注意相機在光圈、快門與ISO值之間是如何來搭配的。而等到畫面構圖的掌握度提昇後,可以再進階轉換到MASP的模式來拍攝。

從字面上或是相機的圖示,應該可以理解不同情境模式所適用的場景。全自動模式是最為廣泛的應用,而若有特定的拍攝主題,則可以適當的選用其他的情境功能來拍攝,像是人物攝影可以選擇人物模式,風景攝影則可以選用風景模式。
而這邊要提醒的,單眼相機所提供的微距模式,其近拍的表現會受限於所使用的鏡頭,這一點跟一般的消費級相機有很大的差異,真正要達到某一個程度的近拍,還是得搭配相對應的鏡頭才行。而情境模式只能提供一定能力的協助,並非切換成情境模式,就能滿足所有場景拍攝上的需求。


2.2.2 M、A、S、P的使用建議

MASP

所謂的MASP,就是第一章裡所提到的曝光模式。M是手動模式,A是光圈優先模式,S是快門優先模式,P則是程式曝光模式。
在一開始接觸單眼相機時,我聽從了同事的建議,是從M模式開始學習,結果吃足了苦頭,但卻遲遲抓不到具體的概念。直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,我才開始理解到光圈、快門,跟ISO是三位一體的概念。

我記得當時常去公園的某一個定點,拍攝了芋葉或某個植物一整天,時間約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,然後練習每一種光圈、快門,跟ISO的組合,嘗試發掘景深變化、同時找到每個時段光線下,這三種數值最佳的組合。我利用筆記本去記錄每一張拍攝時的曝光數值組合。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,雖然單調又辛苦,但最終奠定了我日後在攝影領域,更能深入研究的基礎。

◄ 我是因為日本攝影雜誌「風景寫真」上的一幅作品,才決定到神戶港的。當時看了那幅照片,我也不知道地點在哪裡,直到我要出發前往京都時,尋找相關旅遊書籍時,才發現原來我想去的那地方,就在神戶港邊。於是就這樣,我來到了神戶港,而且在港口邊只為了拍黃昏到夜晚變化的景色,就這樣待了快五小時。
夜晚的神戶塔非常美麗,我將天橋上的人們一起納入鏡頭裡,形成一種對比,凸顯神戶塔的雄偉。結構性的建築,如果能找到適當的焦點,並且對焦清晰,通常都能拍出不錯的照片。適當的運用18mm的廣角端,若將建築主體擺在畫面的中央,可以減少廣角的變形問題,連帶的可以透過廣角端鏡頭的特性,呈現出建築物壯觀的一面。
拍攝這一類的照片,因現場環境的拍攝可準備時間長,因此不論採用快門優先、光圈優先,或是手動模式,應該都可以拍出自己想要呈現的效果。在神戶塔的拍攝上,我想要確保主體建築的景深夠,不會因淺景深導致某些結構變得鬆散而模糊,因此將光圈設定為F11。若擔心測光系統誤判,也可採用手動模式參考測光數值,來增減快門時間。不論哪一種方法,當了解光圈、快門,與感光度彼此的關連,那上述的方法都可以拍下完美的照片,而差異只在於每個人拍照的習慣性而已。Nikon D70 & AF-S 18-70mm Nikkor f/3.5-4.5G ED


EXIF

由於相機數位化的關係,現在進行這種模式的練習簡便了不少。儘管不利用筆記額外做記錄,相片本身的EXIF即有各種數值的資訊,包含光圈、快門、感光度。甚至鏡頭的焦距、測光方式、曝光補償,以及拍攝模式都完整儲存在每張照片的EXIF裡。

▲ 在基督城市中心最有名的莫過於Christchurch Cathedral了。這一次我一共在基督城停留了兩天兩夜,不過時間剛好在初抵達的第一天跟回程的最後一天,因此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的體會一下這南島的大城。而且最可惜的是,我在皇后鎮跟基督城都預約了熱氣球活動,但皇后鎮那天因為氣候不好,所以活動取消。而基督城的這一次則是熱氣球公司跟飯店間溝通出了問題,我被放了鴿子,因此我原本盼望的熱氣球,這一次就這樣的錯過了。
這一趟帶了腳架出門,但只使用了三回。一回是在Dunedin的Larnach Castle,另一回則是在Franz Josef Glacier拍旅館的夜景,最後一次就是回程前一晚的Christchurch街景。而這三次加起來的時間,還不超過一小時哩!由於D300感光功能的進步,使的在F8下靠手持攝影也能拍下很清晰的照片,這也是腳架較少上場的原因。這個角度是許多明信片上常出現的角度,基本上構圖的方式已經是個很常見的場景,因此也不需要思考太多。我將光圈縮小到F8,快門數值是4秒,同時利用機頂閃光進行補光(Slow),讓光線看起來更為接近現場的環境。不可諱言的,透過腳架來輔助拍攝,還是取得好畫面的不二法門。
為了取得較佳的長景深,因此在夜晚我仍將光圈縮小,採用光圈優先模式,手動對焦,並搭配腳架來進行拍攝。使用機頂閃燈的補光,可以讓陰暗處的細節也呈現出來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

S模式

至於我使用S模式的場景,以拍攝流瀑效果,或是要凝結某一個畫面,需要設定一個安全快門值時(例如拍攝武術比賽),S(快門)優先模式會派上用場。

M模式

在M模式的使用,通常我是拍攝長時間曝光(星空)、靜物(包含建築物、商品棚拍),或是測光不準確的場景下,才會改用M(手動)模式。

► 為了確保可以讓水柱呈現類似布幕的效果,因此採用快門優先的模式來拍照。我分別拍下快門1秒、2秒,以及4秒的照片。而這張照片則是快門2秒,搭配光圈F4的結果(感光度為ISO 200)。當快門數值提高時,需注意主要光源會有過曝的情形,因此仍應多測試幾種快門數值的組合。Nikon D70 & Sigma 10-20mm F4-5.6 EX DC HSM


P模式

基本上對於初學者來說,也可以先從P模式開始,將快門光圈交由程式處理,透過鏡頭焦段的微調,或EV值的補償調整,來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。

多嘗試

各種曝光模式都有其各自應用的領域,我的建議是多加嘗試幾種不同的模式,一方面熟悉場景的應用,二來也可以找出自己最習慣的拍攝方式。

▲ 週日上午參加了2008福爾摩莎合氣道演武大會,這不禁讓我回想起第一次參加國際合氣道演武大會,已經是十六年前的事了。看到場上師範、學長跟道友的演武,總是會回想起練習時的總總場景,腦子裡總不由自主的出現了許多已經遺忘的畫面。我一直希望這個武道,能夠廣泛的推廣,只是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多,期盼有更多的人,有機會瞭解這一項運動。
在演武開始前,我先選定一個較適合拍照的位置,由於演武的過程中,表演者跟被施術者的位置會不斷變換,因此選擇一個定點來拍照會較為適合。我這趟拍照時搭配了閃光燈,另外全程利用手持拍攝,不使用腳架的原因在於,表演者的移動範圍很大,使用腳架反而不方便做動作的追蹤。
一般拍攝運動畫面,最好能對拍攝的運動有一定的瞭解,這樣較容易抓到想表達的畫面。以合氣道來說,技法結構為擊技、擒拿技跟摔投技,而演武時較華麗的動作都以摔投技為主,被施術者騰空的瞬間,大多都是表現這項武術特點較常見的方式。儘管知道技法的轉折點,但不見得對焦跟快門釋放的時間可以同步,因此我利用連拍功能,在摔投技一接手後,便開始釋放快門。
我將ISO值調高到1600,主要的原因在於能有效凍結表演者的畫面,但我習慣保留一點被施術者較為模糊的狀態,來表現出動作感,因此ISO只利用1600,若再調高一點,也能夠讓被施術的畫面凍結。至於對焦點,我盡可能以表演者的面部,作為對焦的主軸。若鏡頭光圈較大,就必須特別注意淺景深的問題,景深過淺會失去動作本身的主題。若採用快門優先模式來拍攝,可以先就場上的動作進行模擬測試拍攝,確認安全快門後,可以這個快門數值為拍攝基準。若採用手動模式,也是需先進行模擬測試拍攝,確認光圈、快門,與感光度的組合,才方便後續動作的拍攝。
另外使用變焦鏡是較好的選擇,因為動作本身的變化性大,使用變焦鏡較能跟著場上的動作改變畫面的構圖。這一系列的照片裡,我覺得比較困難的議題在於接手與控制的表現,這在摔投技裡比較難掌握。所以通常我們看到的控制畫面,都是以擒拿技或是動作終結的控制來表現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

我的攝影流程

時至今日,在MASP四種模式下,我多數場景下使用的拍攝模式,都是採用光圈優先(A)模式。然後搭配相機的測光功能,利用AEL(曝光鎖定)來鎖定某個區域內的曝光值,然後再搭配EV值的補償調整,重新構圖後拍照。

我習慣的攝影流程,通常是由下面這六個步驟來實現:一、先進行拍攝區域的測光;二、鎖定測光後的曝光值;三、用中央點來對焦,當採用變焦鏡時,習慣拉到最長焦距來對焦,例如18-200mm鏡頭,我都是在200mm端對焦;四、合焦後半按住快門鎖定對焦點;五、重新構圖;六、按下快門鈕拍攝。

  1. 上一節:1.7 鏡頭焦段
  2. 下一節:2.3 拍攝的基本注意事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