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进阶摄影

8.5 找出自己的兴趣与风格

摄影所涵盖的领域非常的广泛,在「简单构图与基础摄影」文内所分享的内容,较集中在基础的领域,但也只探讨了其中的一部分。在之前分别讨论了相机的基本功能、应用时机与方式。而后讨论了构图方式,美学与视觉表现的一些涵养,接着介绍了简单的数字后制方式。

◄ 进阶摄影涵盖的领域很广,而我仍不断的在摸索与学习。对我来说,在技巧的精进上,我希望以能拍摄出我想要的画面为前提,而在观察与意念呈现上,我则希望能持续充实自己在文化上的涵养,让拍摄出来的照片并不只是观看者眼中一幅漂亮的作品。
穿越河西走廊要前往西宁时,便会看见祈连山山脉。有关祈连山我是从武侠小说里得知的,虽然小时的地理课与历史课都有谈论到祈连山,但印象却没有小说里面来的深,由此可见这些闲书对于地理历史的养成,还真是功不可没,尽管有些信息往往是杜撰或是错误的。
一路上都是黄土绵延的景象,而远方的山峦一眼望去并不高耸,但深刻的山沟层次,却是棱角分明。我使用50mm的定焦镜,从行进中的巴士上,拍下了这一幅景象。Nikon D70 & Nikkor 50mm F1.4D AF


未提及到的知识

然而仍有许多基础的理论并未带到,像是色域/色彩空间的概念(Lab、RGB、CMYK)、感光组件的技术(CMOS、CCD)、镜头解像力(MTF图表,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)、图文件与压缩格式(Tiff、Jpeg、RAW)、对焦与成像原理。除此之外,在拍摄方面的工具与应用,也有许多没有提及或深入讨论,像是闪灯、反光板、黑卡、滤镜、色片、棚灯……等等。这些理论概念跟实际应用,其实都可以视为是个人迈入进阶摄影的一环。

► 接触摄影有一段时间之后,除了技术的精进是一个目标之外,想要呈现什么样的画面与故事,让作品本身能与其他领域产生关连,例如当地的文化,这样的想法成了我拍摄的主轴之一。
日本神社的拜殿,通常都会有一个铃铛,这铃铛高挂在拜殿的上方,同时还会垂下一条彩绳。记得我初次访问日本时,看到每个参拜的人都要摇一下那个铃铛,心中一直感到疑惑,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到底代表什么样的意义。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摇铃发出清脆的声响,是为了要通知神明我们有话要说,有事相求。看来这铃铛就是神明的门铃了。
我很少注意到拜殿上方铃铛的样子,因为通常焦点都会摆在下方垂挂的彩绳,而多数的铃铛都小小的,加上垂挂在上方有时都在阴暗的角落,有时想看也看不太清楚。这一次在清水寺我特别注意铃铛的样子,我发现它有点像是放大的锣,由于样式看起来跟我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样,我就随手拍了下来。因为上方较为阴暗,因此我测光时是以铃铛为范围,来取得曝光的数值。Nikon D70 & AF-S VR Micro-Nikkor 105mm f/2.8G IF-ED


热忱是最重要的事

我认为要能对摄影持续保有热忱,才能够不断的去探讨研究,这个领域里更进阶的专业内容。而要能保有热忱,最重要的是要能找出自己的兴趣与风格。一开始会接触摄影,肯定是对摄影本身有兴趣,然而投入了一段时间,若没有产生成就感或是回馈,难免就会失去初始的热忱。

我一路走来的历程,一开始从随性拍摄,然后开始学习基础理论,并实际应用到生活里。在这过程也试着去欣赏学习他人的作品,但最终能带给我满足的,仍是作品的呈现内容。我喜欢美的事物,对于壮阔优美的风景,或是可人的模特儿作品,我都有高度的兴趣。

◄ 两回探访鸭川,都是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在河岸旁穿梭。河岸边随手拈来就是一幅景色,我对于去发现值得拍摄的景物,这个观察的过程很感兴趣,也因为这样让我对于摄影都保有一种热忱,因为透过它,我会用更细腻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。Nikon D7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

从差异点发挥

但在持续拍摄的过程里,我发现到自己能掌握的,以及我的视角观点,与他人有着很大的差异点。于是我从这个差异点来加以发挥,一方面找出自己的风格,二来透过这个方式让我维持高度的热忱,我知道哪里跟别人不一样,我也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。

► 在大阪天保山的码头,可以看到大阪湾,而这里也有船舶的交通可以前往对岸的环球影城。每一次在异地拍摄的过程,都会带给我很多的乐趣。有些人旅游的乐趣在于逛街、采购。而我的乐趣则是在接受文化的冲击,以及将心中的感触利用相机记录下来。
而这样的乐趣并不止于拍摄的过程,在事后我检视浏览照片时,就仿佛再次回访旧地,当下的感受与场景历历在目。因此照片成为我记忆的载体,记录下我每一段的旅程。Nikon D70 & Sigma 10-20mm F4-5.6 EX DC HSM

提到所谓的差异点,最大的差异在于我把生活的某些文化、哲学、或想法,融入了我拍摄的理念里。比方说,我会把写作、书法、绘画、或是武术里所体验到的概念,跟摄影的某些观点产生一个连结,而我会利用这个连结来呈现我所看到的视野。所以我可以观察到,如果拍摄一个场景时,我所想的、观察到的、还有想表述的,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。这个发现也成为我不断持续去探索的一个方向,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带给我许多的乐趣。

◄ 京都塔就位于京都车站的正前方,它是京都的一个象征与地标,当年在建照京都塔时,特别融合了佛教的元素,好让京都塔能与京都地区的文化相互结合。我觉得从京都车站内往外眺望京都塔,别有一种风情。前景的钢架结构,因为灯光设计的关系,本身就有多种的层次,在明暗分布之间,充分显现了几何的美感。而背景的京都塔因为灯光够明亮,所以在一片钢架之中,还是可以充分的显示出它的轮廓。这让京都塔有如马赛克拼画一般,呈现了另一种朦胧的美感。
我发现并不是多数人都能用我这样的角度,来看待眼前的场景。而这似乎成为我有空间去发展的风格,由于我认为多数的元素都会有关连,也因为这样的想法,让我能够天马行空的去解读当下的环境,述说着属于我自己的故事。Nikon D70 & Sigma 10-20mm F4-5.6 EX DC HSM


摄影的不同领域

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好跟擅长的领域,有的人热爱设备,喜欢收集、研究各种摄影器材;有的人擅长捕捉人物的特点,对于灯光应用、人物互动、以及拍摄技巧非常纯熟;有的人喜爱大自然,追求各种特殊的景致,也能透过技术拍出常人所看不到的风景;有些人喜爱生物或微距世界,他们的作品呈现了我们平日所无法接触到(或忽略掉)的另一个世界。

►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摄影领域,我喜欢拍摄街道、建筑、或是自然界的风景。但我不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,会因为某些天气而去冲大景。我喜欢在生活的步调中,去记录我所看到的画面。
前往Milford Sound的路上,可以欣赏到许多类似电影魔戒般的场景。每一个路段,都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来,拍照留念一番。在去程的路上,气候较不稳定,因此可看到云雾在山谷中快速的飘移。我保留了前方车子与道路在下方,这么一来可以对比出山谷的大小,同时凸显它的壮阔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
不管是哪一种,只要能领略摄影这个领域带给我们的愉悦、成就、以及满足感,基本上我们就是摄影的同路人。近十年来因为工作跟个人兴趣的关系,我有一些机会,造访许多异国的都市。我是一个喜欢去体验生活,跟记录生活点滴的人,而刚好摄影这件事在上述的这个背景之下,带给我很大的乐趣。


生活的记录者

如果要我对于自己拍摄的作品,定义一个风格的话,我想我应该是个「生活的记录者」。透过摄影,让我去呈现了「我如何看世界的一个方法跟管道」。同样的我在看其他人的作品时,也会以我的角度来观察。对我来说它已经是生活的一部份,没带相机时我用眼睛跟我的心来看世界,有带相机时我可以把我看到的跟别人分享,光是这样我就觉得很棒了。

◄ 因为工作跟兴趣的关系,有了些机会可以四处走走,而我也会把握这些机会,将一路的所见所闻,利用相机记录下来。在出发前往关西的前两周,我在「工头坚的Blog」上面看到关于晴明神社的信息,由于我对于他所拍的祈愿绘马很有感觉,所以我也将晴明神社排进了我的旅程中。
绘马是日本古时候的信仰所演化而来,大约在奈良时期开始流传下来。绘马有大跟小,大的就像匾额,这比较少见。小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,一开始绘马只有画马,后来图案越来越丰富,成为了一种文化。人们认为在绘马上写上自己的愿望,挂在庙宇里,神明就会保佑让愿望实现。基本上在台湾我们也有类似的文化,像是点光明灯、安太岁之类的。
一整列的绘马排在一起本身就很漂亮,我在拍摄时心里在想:「应该怎么构图才会拍出我想要的东西?」我的焦点是放在中间偏右的那颗五芒星上(这是晴明的标准记号),我使用Sigma 10-20mm的广角镜头,光圈一样缩到f8,然后用手持的方式拍下这张照片。Nikon D70 & Sigma 10-20mm F4-5.6 EX DC HSM


后记

在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后,我终于顺利完成了这本电子书的写作。一开始我在mobile01上面发表了「My New Toy Nikon D700-摄影真的是一条不归路」的文章,而之后陆续又发表了「Fuji X100 - 终于让我等到你」跟「别了,我的D70&常用后制功能分享更新」共三篇文章。这三篇文章,以及之前的「摄影演讲」,是这本电子书最原始架构的起点,而书名最终也选为「简单构图与基础摄影」。

▲ 这本电子书写作的过程非常漫长,大纲的结构是参考了以前演讲的内容,所以很早就确认了。接着开始依大纲来筛选适合的照片,接着边看照片,边写出该章节的文案。这之间完成了一部分就交由负责视觉设计的佳毅来包装,而我除了文案写作、照片挑选与处理外,还同时进行Xcode的开发与修改。这个App还做了一个官方的网站,是采用视差滚动的方式来设计的。整个创作的过程中,修修改改,已经变更了好几个版本,而如今总算是告一段落了。


出版缘由

在上述三篇文章发表后,我在2011年11月底时,接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邀约,邀请我出版实体的摄影书籍,也因为这个邀约,我才开始进行「简单摄影与基本构图」整本书的架构,同时利用工作之余以及假日,开始了文章的写作。原先我想出版的是摄影集,但出版社考虑到市场上销售的需求,建议我往工具书方面来写作。所以最后我决定要写基础摄影的工具书,将我一路走来的心得跟读者分享。

跟出版社的联系,持续进行了半年,期间约有三个月的时间,跟我联系的编辑,因个人的因素,请了长假,所以这段时间失去了联系。后来我完成了前五个章节的草稿,但也许内容的呈现方式或整体质量,不符合出版社的期待,最终出版社没有回复我最后一封mail,而我也决定要自行包装成电子版,没有再积极主动询问出版社:「是否出了什么样的问题」?而失去双方合作的机会。


诚挚的感谢

有了这个因缘,才让我开始这一个工具书的创作。我的理念很简单,就是想将自己的心得,利用一个系统化的方式,跟喜爱摄影的初学者分享。在这边很感谢家人的包容,尤其是我的太太。我经常利用晚上下班,跟早上出门上班的空档写作。
我们家有两个宝宝,分别是三岁跟一岁半,在我写作的时候,就无暇分摊照顾小孩的责任,因为家人的包容,才让这个电子书能顺利完成。而接下来我终于可以有多一点时间,来陪伴小朋友。

另外也要谢谢我的朋友,愿意授权个人的肖像权,让我可以将人物的作品呈现出来。谢谢你们的支持,每每我想要放弃写作时,都因为你们的支持,让我不能轻言放弃。同时也感谢我的伙伴佳毅,没有佳毅的设计与包装,这个作品就无法以现在的样貌来呈现。

最后非常感谢购买这本电子书的读者,谢谢你们的支持,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摄影观点与心得,也希望电子书里的内容,能带给大家一些正面的启发。也许有一天,它有机会以纸本的方式来呈现。有机会把这些观点与大家分享,是我的荣幸。

  1. 上一节:8.4 设定主题来练习
  2. 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