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观察譬喻为是一种数据接收的行为,那么构思就等同于是将数据进行处理,成为有用信息的一种过程。在本章的一开始有提到,观察与构思是摄影前置的作业之一,但其实观察与构思的动作,也适用在后制的过程里,接下来将会进行构思种种考虑,与方式的说明。
多数初接触摄影的人,最常遇到的问题,就是相机拍到的,跟眼睛所看到的,虽然画面看起来好像一样,但感觉却是不一样。很多人都误以为只要有一台好的相机,就可以把眼前的美景给记录下来。这样的认知当然没有错,好的相机的确能够记录下较佳的画质与像素,但最终还是取决于拍摄的人。
有时候我常听到朋友对于拍摄作品的赞叹,但我最常听到的下一句话,往往都是:「你的相机一定很好,很贵,对吧!」也幸好我还有在用底片随身机拍摄,有时我还可以潇洒的回答说:「不是耶!那是用我舅舅不要的傻瓜相机(Olympus Pen EE-3)拍的。」
分享这一段故事,并不是要抒发我心中的不满,而是如果读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的话,那恐怕就是不了解摄影的过程。如果你正在接触摄影,并且想让自己的技术更进一步,那么就应该去思考一下,好的作品不见得一定要是很贵的相机,才能拍摄出来。
▲ 在新西兰北岛开车自助旅行时,沿路都是这样的丘陵风光,行驶在山丘里,随着路面起伏,真的是心旷神怡。从车窗里要往外拍摄,最主要的问题是路边的杂项元素太多,此时若可以在拍照后重新构图,或是拍照时就有机会掌握构图的部分时,就能够让画面尽量呈现出我们看到时的感受。
画面中的A1、B1,都是从车窗直接拍摄,而画面的A2、B2则是拍摄完毕后,重新构图的结果。有时候在高速移动的车辆中,较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构图,此时可以先以广角端拍摄,等后制处理时再进行重新构图的动作。Nikon D7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在谈到完形理论时曾说到,当我们看到作品时,我们所得到的感受,实际上已经添加上我们个人的想象跟经验,透过大脑的感知作用,才形成真正的感受。这跟我们在拍摄现场,所看到的场景其实是相同的意思,眼睛所看到带给我们的感受,是经过大脑的处理。
而相机虽然也是透过镜头,透过底片来记录,或是透过感光组件,交由图像处理器来处理信息并记录,但那并没有情感的元素,只不过将场景记录下来而已。
我们的大脑,在接触到原始的数据时,会与我们整体的感知结合,进而形成我们内心的感受。所以尽管我们所接触到的,有些元素是噪声,但在感知的形成过程里,会自动忽略掉这些噪声。然而相机却会忠实的将所有元素记录下来,包含了噪声。
举例来说,当我在新西兰北岛自助旅行时,途经许多丘陵的地貌,在这样的地形上开车真的是一大享受。对于初次接触这样美景的我而言,随便一个路段从车窗望出去,都会不禁发出「好美啊!」的赞叹。
当我偶尔坐在副驾驶座时,拿起相机拍下窗外的美景,但实际上拍出来的却不是我所看到的感觉。原因是道路旁都有杂草,景色很美没错,但也因为不在现场,无法感受临场的壮阔,反而让噪声给放大了。
那么应该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呢?当我们意识到:「看到的不一定等同于拍到」的这件事,在构图的考虑上,就会进行更多元素组合与删除的思考。而这也是构图重要的原因,除了构图之外,也能够更进一步去思考,我想要透过镜头表达的是什么?
▲ 同样是在北岛自助游,若从副驾驶座往正前方拍,则需考虑画面可表现的主题。 画面里的上图,都是直觉下的拍摄,而其相对应的下图,则是找到主题才进行拍摄。
以A图片来说,A1是笔直的道路,A2是蜿蜒的道路,蜿蜒的道路较有延伸性,视线的转折也较多,所以会比A1的主题要强烈一些。
而B图一样是笔直的道路表现,B1只有道路往前延伸,B2的远方有一台车当做场景对比,且路树的层次感与颜色都较丰富,相较而言,B2的图片主题也比B1来的强烈。Nikon D70 & AF-S 18-70mm Nikkor f/3.5-4.5G 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