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伸构图的运用,最主要是要带给观看者,视线上的转移,以及想象与空间两种感知的转移效果。通常要达到这样的目的,会倚赖一些实体的元素,例如道路、河流、轨道、线条……等等。藉由这些实体元素的延伸性,来带动观看者视线的转移,同时制造出他们感知画面描绘场景的情境。
道路、河流,或轨道的延伸,是显性的延伸构图方式。透过延伸构图,需要注意的是搭配长景深的应用,当景深较长时,不同区段的元素都可以清晰的表现,这可以让观看者在视线转移时,去细究场景里的每一个元素,同时增加想象力与融入现场感受的因子。
◄ 达令港的Pyrmont Bridge上有着单轨的MonoRail,轨道就直接架在桥上,穿梭于雪梨市区里中国城、达令港,及Pitt Street等地。轨道是很好进行延伸构图的元素,而有弯曲线条的轨道,会比直线的轨道来的更好一些,因为视线的转移不会太过直接,而会有延着轨道展延的效果。而画面里,我刻意站在轨道弯曲的下方,利用广角端的变形效果,来夸饰轨道呈现的样貌,由近而远让视线有转移的参考与方向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► 前往Milford Sound的路上,经过了这一个类似汽车广告拍摄的场景。这条公路就在群山脚下穿梭,跟着山势的起伏蜿蜒。蜿蜒的道路本身具有视觉上的延伸性外,利用汽车作为点缀的元素,有比例基准的效果,可以藉以凸显现场环境的状况跟深远。后半段的道路虽隐没在视线之外,但藉由线条的引导,反而能够让观看者去想象构筑出心中的场景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除了显性的延伸构图之外,也有所谓的隐性的延伸构图。采用隐性的延伸构图,是指其用来带动观看者视野与心神延伸的元素,并不是一个明显或是具象化的物品。举例来说,消失点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能带动心神延伸的元素。所谓的消失点,是指画面中具体的元素被遮蔽,或是随着距离慢慢隐身到视野之外的场景。
常见的消失点像是大海与天空的连接处,道路的尽头……等,这些都属于消失点,可以用来作为构图的参考。当道路在远方被遮蔽,或是无法继续辨识其走向时,然能够让观看的人自由想象,前方未知的场景。这有一种暗示跟带动的作用,也是延伸构图里可以善加应用的方式之一。
◄ 要离开新西兰的最后一天,因为没搭上热气球,所以后来决定去搭基督城的缆车。基督城的缆车离市中心有一小段距离,开车过去大约要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,缆车位在不高的Mt Cavendisha,到达最高点时可以看到山脉另一边的Lyttelton Port,以及我居住这一面的坎特伯里平原。虽然没体验到热气球,但短短的缆车行,还是可以弥补一下一早起来被放鸽子的遗憾。
在搭乘缆车上山的途中,会经过这一条山腰上的公路。随着缆车缓缓上升,视野也会随之辽阔。我在上山的途中,发现公路的延伸与远方的海岸线,形成了一幅特殊的景致,但好的角度瞬间即逝,我来不及捕捉我感受到壮观辽阔的那一刻,之后下山时我就一直等待这个位置点的到来。不过这画面还是离我想要的景色差了一、两秒的空间距离。这照片位置的问题点在于我想要呈现公路的蜿蜒,与远方景色的对比,但公路蜿蜒的角度一纵即逝,所以这类画面也许就需要使用到连拍的功能。尽管没抓到心中的那一点,但对于没有其他角度能产生对比的观赏者来说,可能不会感受到这样的落差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另外实际场景中不太起眼的物品,也可以作为隐性延伸的元素之一。我们所谓显性的延伸物,包含前面提到的道路、河流、轨道,都是容易让观看者一眼注意到的场景元素。而有些时候具有连贯性排列的物品,像是电线杆、围栏、电缆线、船只、飞鸟……也都可以作为延伸构图的主要基准点。
只要掌握构图的意涵,在于提供观看者一种线索,带领他们去发现我们想要呈现的世界。且有如抽丝剥茧般的视线转移过程,就是延伸构图的最佳表现。
► 城市中的缆车,已经成了一种新的地标,不管在哪一座城市里,搭乘缆车似乎都是一件快乐的事。尽管没搭上热气球的怨念,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不去,但坐上了Christchurch Gondola的那一刻,这些似乎都抛到脑后。我不禁想起Randy Pausch在「最后的演讲」一书里(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, Google video)谈到他跟他太太结婚时,那一场别开生面又恐怖惊险的热气球之旅。所以看起来搭缆车跟热气球相比之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我在缆车上山跟下山时,拍了不少张照片。在缆车上构图不是件容易的事,一方面缆车不断在移动,尽管我们可以透过预先构图的方式,来想法子解决移动的这个问题,但最大的困难是在定点那一刻拍照的掌握。上一回分享的照片,还是透过连拍功能才勉强抓到我想要的画面。在拍摄搭乘缆车所看到的风景时,一方面我想表现出现场的景色,另一方面我也利用另一台缆车,来当做一个对比的元素。缆车的上下是迎面而过,且一段接着一段。为了让缆车不遮挡到景物,同时也不想失去这个角度的风景,能拍照的机会只有短短的一、两次缆车相交的时段,我在上坡时先观察了大致的区段后,在回程很幸运的抓到了我要的时机,拍下了这张照片。Nikon D30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