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觀察與構思

6.2 構思再拍攝

如果把觀察譬喻為是一種資料接收的行為,那麼構思就等同於是將資料進行處理,成為有用資訊的一種過程。在本章的一開始有提到,觀察與構思是攝影前置的作業之一,但其實觀察與構思的動作,也適用在後製的過程裡,接下來將會進行構思種種考量,與方式的說明。


6.2.1 眼睛與相機的不同

多數初接觸攝影的人,最常遇到的問題,就是相機拍到的,跟眼睛所看到的,雖然畫面看起來好像一樣,但感覺卻是不一樣。很多人都誤以為只要有一台好的相機,就可以把眼前的美景給記錄下來。這樣的認知當然沒有錯,好的相機的確能夠記錄下較佳的畫質與像素,但最終還是取決於拍攝的人。

有時候我常聽到朋友對於拍攝作品的讚嘆,但我最常聽到的下一句話,往往都是:「你的相機一定很好,很貴,對吧!」也幸好我還有在用底片隨身機拍攝,有時我還可以瀟灑的回答說:「不是耶!那是用我舅舅不要的傻瓜相機(Olympus Pen EE-3)拍的。」

分享這一段故事,並不是要抒發我心中的不滿,而是如果讀者也有類似的觀點的話,那恐怕就是不了解攝影的過程。如果你正在接觸攝影,並且想讓自己的技術更進一步,那麼就應該去思考一下,好的作品不見得一定要是很貴的相機,才能拍攝出來。


▲ 在紐西蘭北島開車自助旅行時,沿路都是這樣的丘陵風光,行駛在山丘裡,隨著路面起伏,真的是心曠神怡。從車窗裡要往外拍攝,最主要的問題是路邊的雜項元素太多,此時若可以在拍照後重新構圖,或是拍照時就有機會掌握構圖的部分時,就能夠讓畫面盡量呈現出我們看到時的感受。
畫面中的A1、B1,都是從車窗直接拍攝,而畫面的A2、B2則是拍攝完畢後,重新構圖的結果。有時候在高速移動的車輛中,較沒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構圖,此時可以先以廣角端拍攝,等後製處理時再進行重新構圖的動作。Nikon D70 & AF-S VR Zoom-Nikkor 18-200mm f/3.5-5.6 G ED DX


用鏡頭表達感受

在談到完形理論時曾說到,當我們看到作品時,我們所得到的感受,實際上已經添加上我們個人的想像跟經驗,透過大腦的感知作用,才形成真正的感受。這跟我們在拍攝現場,所看到的場景其實是相同的意思,眼睛所看到帶給我們的感受,是經過大腦的處理。
而相機雖然也是透過鏡頭,透過底片來記錄,或是透過感光元件,交由影像處理器來處理資訊並記錄,但那並沒有情感的元素,只不過將場景記錄下來而已。
我們的大腦,在接觸到原始的資料時,會與我們整體的感知結合,進而形成我們內心的感受。所以儘管我們所接觸到的,有些元素是雜訊,但在感知的形成過程裡,會自動忽略掉這些雜訊。然而相機卻會忠實的將所有元素記錄下來,包含了雜訊。

舉例來說,當我在紐西蘭北島自助旅行時,途經許多丘陵的地貌,在這樣的地形上開車真的是一大享受。對於初次接觸這樣美景的我而言,隨便一個路段從車窗望出去,都會不禁發出「好美啊!」的讚嘆。

當我偶爾坐在副駕駛座時,拿起相機拍下窗外的美景,但實際上拍出來的卻不是我所看到的感覺。原因是道路旁都有雜草,景色很美沒錯,但也因為不在現場,無法感受臨場的壯闊,反而讓雜訊給放大了。

那麼應該如何去處理這樣的問題呢?當我們意識到:「看到的不一定等同於拍到」的這件事,在構圖的考量上,就會進行更多元素組合與刪除的思考。而這也是構圖重要的原因,除了構圖之外,也能夠更進一步去思考,我想要透過鏡頭表達的是什麼?


▲ 同樣是在北島自助遊,若從副駕駛座往正前方拍,則需考量畫面可表現的主題。 畫面裡的上圖,都是直覺下的拍攝,而其相對應的下圖,則是找到主題才進行拍攝。
以A圖片來說,A1是筆直的道路,A2是蜿蜒的道路,蜿蜒的道路較有延伸性,視線的轉折也較多,所以會比A1的主題要強烈一些。
而B圖一樣是筆直的道路表現,B1只有道路往前延伸,B2的遠方有一台車當做場景對比,且路樹的層次感與顏色都較豐富,相較而言,B2的圖片主題也比B1來的強烈。Nikon D70 & AF-S 18-70mm Nikkor f/3.5-4.5G ED

  1. 上一節:6.1.6 習慣養成
  2. 下一節:6.2.2 多拍,但要思考